茶峒女儿哭嫁
要说茶峒人办丧事具巴渝色彩,而他们的儿女婚嫁办喜事,则又有着浓浓的悲惋的湘楚情结。与其丧事喜办形成鲜明的对比,即喜事动哭。据当地人说,女儿出嫁,就是要动哭才吉利,哭得越伤心,女子嫁出后才会家业兴旺。
女儿哭嫁在新娘即将出嫁的前三天就开始了。娘养女十多年,屎一把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养大,割不开的是父母恩;姐妹们从小一起玩大,秋千打到半天云,踢毽踢到日西沉,一起赶热闹,一起学绣花,丢不开的是姐妹情,还有哥嫂情,朋友情,乡亲情等等,千愁成绪,千言万语,那一刻都随着辞亲别祖的哭嫁歌倾诉而出,从而演绎出《哭父母》、《哭哥嫂》、《哭姊妹》、《哭扯眉》、《哭梳头》、《哭戴花》、《哭穿露水衣》、《哭离娘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哭嫁歌来,其内容之广泛,其词句之凄婉,道尽了出嫁女子告别亲人的忧伤和走向新生活那份不可知的惶恐的情怀,在此,不妨多录几首与诸君共尝:
哭开声:
鸡已叫,天将明,母女开声惊动人,男儿出门怕先生,女儿出嫁怕开声。
《哭开声》是女子哭嫁的一道序幕,当夜深人静,鸡叫头遍时,母女俩就爬起来,坐到家中堂屋,母亲执着女儿的手,女儿抱住母亲的肩,清一清嗓子,望一眼满脸沧桑的娘,伤心的泪便如断线的珍珠不由得稀里哗啦往下掉,幽怨的歌也跟着哗地一下如决堤的水奔涌而出,那伤肝割肺般的恸哭,那抑扬顿挫的歌唱,一下子打破山城平静的夜,像一根无形的绳,徐徐地拉开了哭嫁的帷幕,爹来了,叔来了,哥来了,嫂来了,弟来了,妹来了,他们围在新娘身边,陪着她歌哭,于是,新娘按照自己的程序,对着亲人们一番番地轮流哭诉:
哭爹娘:
我的爹,我的娘,后园柑子颗颗黄,当初错听媒人话,今朝别井要离乡。
辞祖宗:
堂屋打伞两重天,眼泪汪汪辞祖先,华堂脚踩席子角,离爹别娘辞香火,华堂脚踩席子边,离爹别娘在今天。红花开时离枝去,爹娘盘我枉操心,一尺五寸养育起,受了几多冷和饥……大河涨水小河翻,小河岸上栽牡丹,牡丹红了多少朵,老了我娘心一颗……
哭哥嫂:
我的哥,我的嫂,后园芭蕉抽了叶,妹和哥嫂要离别……路上黄花朵朵开,我和哥嫂要分开,板栗球球开了口,同根兄妹要分手,树上斑鸠叫哥哥,满山遍岭都在罗,满山遍岭罗不到,舍不得嫂来舍不得哥。
哭姊妹:
桃树开花满树红,忽然碰到旋涡风,我和姊妹要分散,一个西来一个东。女儿都是菜子命,一把一把撒出门,撒到岩上去定根,撒到黄土去转青。岩上无土怎生根?黄土无肥怎转青?
后园插柳柳叶黄,风吹柳叶落池塘,柳叶落到池塘里,要想上岸难上难。
这一首首哀伤的歌词,谁听了不潸然泪下呢?但是,纵是新娘泪雨滂沱,而人生必跨的那一步,还是要跨过去的,因此,就在新娘哭得声嘶力竭,歌唱喑哑的时候,一个盘着青布帕的中年妇女,端着一个茶盘,茶盘里放了剪刀、梳子、棉线、新嫁衣等等,步履轻盈笑容可掬地向新娘身边走来了。她曾经历过从姑娘到新娘的那一关,她也曾经哭得天昏地暗,她更领略过一个姑娘在经历离娘别祖的伤痛以后,紧随其后的还有一份结交新知的甘甜,这位中年妇女就是新娘的亲亲婶娘。所以她毫不痛惜地扯绳拉线,左手扯住线头,右手拉住线尾,牙齿紧咬住线心,用这把无刃的缠绵的绳刀,把新娘脸上那层绒绒汗毛拈扯掉,与此同时,也把女孩脸上的天真和稚气一茬茬一排排地收割。此时,什么都还没经历过的姑娘更悲从中来,号啕而哭,唱起扯眉毛歌:
对门野猫叫声声,婶娘今天变了心,往日你把我当亲生,今天你把我当贱人。咬起牙齿扯眉毛,凭空飞来一把刀。生就的眉毛长就的相,扯了眉毛变了样,扯了眉毛开了脸,没有眉毛人下贱。你把眉毛扯一根,女儿从此贱十分;你把眉毛扯得齐,我和你们要分离,你把眉毛扯得长,女儿落难到他乡,你把眉毛扯得短,女儿一去去得远,你把眉毛扯得乖, 女儿一去不转来。扯了眉毛丢了脸,一家老小不团圆……
开始吃离娘席了,新娘又是一番歌哭:
今天喝了离娘酒,女儿一去不回头,我和爹娘隔得远,好比云南隔四川。只见太阳满山黄,不见我的爹和娘,只见老鸦树上叫,不见我的爹娘到。只见太阳偏了西,不见爹娘好孤凄,月亮出来照九州,不见爹娘路上走。只听公鸡叫天明,不见爹娘喊开门。今天坐了离娘席,哭哭啼啼要分离。
扯了眉毛,穿了新衣,辞了祖宗,别了父母,新娘在一声紧催一声的唢呐声和铜锣声里,难舍难分地被家人亲友簇拥着奔向轿前,她的哭声在此刻更加凄切了,全身疲软如一摊稀泥,迟迟不忍踏上那别亲离娘的大红花轿,她的兄长此时会按习俗把她背上轿去,悲切中,她又唱道:
背时公鸡叫得急,好似乱箭穿我心,后园野猫瞎了眼,为何不拖背时鸡。门外大锣敲得急,门口唢呐阵阵吹,唢呐一声泪一滴,扯娘罗裙扯娘衣,苦命女儿送上轿,亲生骨肉要分离。哥送妹,开大门,妹不愿往前行,哥哥狠心来背我,亲生骨肉太无情!
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形容得了一位出嫁姑娘此时对故土对亲人的无限眷恋,所以我只有大段大段地辑录她们的哭嫁唱词,让读者诸君沿着这被泪水洇湿的绝唱,一步三回头,五步一磕拜的歌哭,把这份眷恋铭刻于心,久长久远。
当然了,新娘在哭嫁的时候,自然对造成这悲剧的始作俑者——为她们牵线搭桥的媒人,生出几多怨恨。于是,在那一首首充满离愁别绪的哭嫁歌中,便有了歌词诙谐幽默的《骂媒人》歌,歌词唱道:
板栗结果球对球,背时媒人想猪头,猪头肉来肥鲁鲁,媒人吃了要变猪。猪肉煮得满锅油,媒人吃了要变牛,一个猪头十二斤,媒人吃了瞎眼睛。一个猪头二尺长,媒人吃了烂肚肠。一个猪头两个牙,媒人吃了死全家……
尽管这样,当发脚的时辰到来时,新娘还是一路啼号着被花花轿子抬走了,只留下浸染茶峒女儿泪水的边城、小街、古巷在秋风里苍凉,更添几多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