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
六月的炎热没有挡住我对你的追寻,古都西安——十三朝的古都,我来了。
如果不是美丽的导游小姐透露,我不知道闻名天下的大雁塔竟然藏身在寺庙之中。
在雁塔广场,多少游人凝望着寺里的你的身影。对于广场前那耸立的玄奘铜像,游客们除了在他的下面照相,却没有过多的关注。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如果没有玄奘的西行,便不会有这闻名天下的塔。先有僧,后有塔,这便是大雁塔的由来。自然条件的恶劣,路途的遥远,艰难与险阻的同在,却依然没有挡住他求佛取经的步伐,他要追求佛家的真理,他要执著自己的选择,孤身一人,远赴天竺,他写下了西行的精彩,留下了永远的佛说。大漠孤烟,他无畏前行,用精神为中华文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游记》将你的故事讲述到了今天,世人也许只知道你的传说神话,却没有去考究历史真实的你。
大慈恩寺,如果不是西安之行,我并不知道你的扬名,却是唐高宗李冶为了纪念母亲文德皇后而对你的扩建,却使你有了发展的机遇。你将自己深刻地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拂去了隋朝的尘土,用你的新生来迎接崭新的大唐王朝。13个院落,800多间房屋,我没有去考究,究竟是否是唐原始建筑,还是仿唐建筑,但都是古朴而吸引人眼球。晨钟暮鼓敲打着你的古韵,那是佛家的讲究。而玄奘则理所当然地成了首任的上座主持。只有取得真经佛法的他,才有资格坐上国都寺庙主持的位置。大慈恩寺的清净,才理所当然地成了他译经的好去处。至今,寺里玄奘三藏院里,供奉的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铜质坐像,殿内壁面布满的玄奘法师生平事迹巨幅壁画,便是生动的玄奘纪念馆,难怪联合国的朋友们将这里称为“当代敦煌”。
大雁塔下,我不知道有多少进士,在你的面前留下了笔墨,雁塔题名,一个历史的真实,印证着学而优则仕的好处。为了那顶官帽,为了那荣华富贵,多少人跪倒在你的面前,无论多么高骄的人,在你的面前却失去了高贵,只有最无奈的真实。你的修建却是因为玄奘大师为了供奉他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如果没有玄奘的西行,便不会有你千年的绽放。历年不息的战火毁掉了寺院,却没有让你受半点伤害,太宗、高宗大唐两代皇帝将墨宝留在了你的身上,这是历史的罕有。
那一天,诗圣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这些大唐有名的大诗人同登大雁塔,酒兴赋诗,在你的身上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更有年仅二十七岁的白居易,也在你的身上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豪情。文化赋予了你多少灵气,让你有了深刻的底蕴。我没有和游客们一样,去花钱登上大雁塔,我怕我这个俗世的人,伤害了你的宝贵,我宁愿在塔下将你注视,千年的历史,让我热泪盈眶,可我却不敢流出,生怕让你看见了我的脆弱。我想,如果不是大师的执著与坚持,便不会有你的存在,便不会有这西安最美丽的风景。一个僧人,在当时的条件下,心中要有怎样的思想才能有这份难得的坚守啊!
西安之行,那僧、那寺、那塔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的亲近,将我的心紧紧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