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情结
一朵一朵淡紫色的小花开在田野,那么朴素淡雅芬芳,那就是桔梗。
平日里,我们都喜欢吃的狗宝咸菜就是桔梗。这两年,由于产量和人为炒作,作为止咳平喘的中药材桔梗已身价不菲,25元一斤。它是韩食小菜佳品。女儿是个彻头彻尾的韩迷。
《韩流飓风》杂志席卷了女儿。她是一个拥有《Easy》、《韩流飓风》的小不点。从上中学起就不断购买,后来发展成邮购。家里成摞成堆地摆放着,她不让动的杂志书籍。她青春年少地迷恋着韩国文化,韩国观光的书籍,介绍韩国风光、习俗的光盘也被收藏在家里,她梦想到济州岛、到首尔旅游。她完完全全是个崇尚韩国的小人。追寻她迷恋韩国文化的起因与我领她到韩国第一家饭店吃饭有关,与她所上高中对门是朝鲜族中学有关,与媒体大播韩剧有关,与饮食业大开韩国餐厅有关,与提倡健康饮食,说韩食是最健康食品有关。我就不一一追溯啦。
女儿去年考大学,到一个海滨城市念书离开了家。她每次回来都有进步和变化。她不再要求我带她去韩食饭店吃饭,她开始为我们做韩食,买了韩国的各式酱、调料、真露烧酒等,什么寿司、炒米粉、酸辣萝卜、韩式烤肉、大酱汤,吃得我满头大汗,心头喜欢,但嘴上不表扬。毕竟女儿长大了,懂事了。韩国有许多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她与我的交流是相互平等的。她更多的是呵护关心我的身体,特别腰脱的病痛,只要她在家,总是替我把手炉充好电热了后拿给我熥腰,父女情深。
一次,她在读《陪安东尼度过的漫长岁月》时,那天是周日,我正走在朋友聚会的路上,她给我发短信说:“当你离开家之后,才知道自己多想家,多爱父母。安东尼这句话说得真好。”我给她回短信说,女儿长大了成长了有感悟了。她给我回短信说:嘿嘿,也没什么,就是看到了挺有感触的。我读后鼻子一酸,眼泪就情不自禁地落下来,起风了,深秋有了一丝丝寒意。
想想,我的父母亲都离开了我们,唯一的女儿在海边城市读书,十分的牵挂,百分的疼爱,千分的思念。为此,我还曾给女儿写过小诗,用以遣怀。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只身在外马无缰,客居他乡泪千行”。我还把她当小孩,絮叨这絮叨那。她一直想学韩语,始终没有倒出时间来。她现在学的专业是应用日语。她尽量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充实自己,为未来而学习。
她这个年纪正是喜欢明星、崇拜明星的时候。她的房间粘贴着周杰伦、东方神起的海报。购买收藏了东方神起、周杰伦的大量唱片。她非常喜欢给家人做饭,懂得孝顺老人。她从小就是家里的开心果。春节回来,她让我给她买了一套斯蒂芬妮·梅尔的小说《暮光之城》,看得挺带劲。平日里她喜欢漫画,什么几米,什么《三毛》、《父与子》啦等等。往往孩子的成长是不经意间的事。做父母的不一定感觉那么明显。父母亲的爱就是环绕那大山的岚,总云山雾罩护卫着那山,招之即来挥之不去。
每次回家,女儿都会同我上书店一逛。淘书的乐趣,父女俩是心照不宣。站在一处,看上半天,意犹未尽地离去。遇到心仪的书籍,或欣喜欢唱,或怡然忘形,或手舞足蹈,乐在其中。上次女儿回来,她专挑美国作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书拣,有《分手信》、《恋恋笔记本》、《瓶中信》等。这次,她想系统听王立群讲的《百家讲坛》和音乐发展史。
10岁之前养子,20岁之前是教子,20岁以后的孩子已不是用你教了,而是进入让你助的阶段。做父母的只能给她一些建议,要经常用商量的口吻与她交谈。帮助她成长成才。
又到春暖花开,女儿和大自然的桔梗一道也在茁壮成长着,绽放青春的瑰丽。我该怎样帮助她走向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