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书屋绽放我们的喜悦

联系我们
地  址:琴趣书屋
电  话:QQ2327266922
邮  箱:2327266922@qq.com

验收

发表时间:2025/06/28 09:19:15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1210  作者:许禄  浏览次数:1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1981的一天,所里通知我,要我做一台仪器验收的翻译。

当年,原东德欠中国的债务是以实物相抵的,发到我们所的一台X-光荧光光谱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仪器的生产厂家是原东德的蔡司公司,该公司于1846年在德国的耶那城创建,原本在世界上极负盛名,但是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此公司所生产的一些仪器已经相当落后。

来所安装的德国工程师40岁左右,他叫波耳。若在西德,这样年龄的人大多能够用英语进行专业上的表达,但波尔不能,可能因为他生长在东德。波耳并不因为这台仪器的落后而气短,相反,他很自信。在安装中,他居高临下的讲解神态似乎聆听的人都是混沌初开,这令我们感到不舒服,但他浑然不觉。

波尔在仪器的介绍中常常忽略翻译的因素,如关于计算机自动取样程序的说明,他一口气讲了很长时间而未加停顿。然而,我却能一一进行复述,并在关键处又做了稍许的解释。从大家的表情,波尔完全可以判断出我翻译的效果。他很惊讶地瞪大了他好看的蓝眼睛,意思是我为什么有如此好的记忆力?

我猜透了波尔。我说:“我靠的不完全是我的记忆力,是因为我理解了您所讲的程序,而程序是有逻辑的,有逻辑的内容复述是比较容易的。”

“您懂程序?”波尔更惊讶。

“是的。”我简单回答。

“您会编程吗?”波尔进一步问。

“会。”我依然简单回答。

“您在什么地方学的?”波尔的意思是不会在中国吧?

“在中国。在德国。”我把“中国”放到前边,而且加重了“中国”二字的语气。但波尔似乎是忽略了“中国”,而将脑袋歪起来,从上到下地打量我,显然,“德国”二字引发了他极大的兴趣。我没有等待波尔进一步的刨根问底,便简略地介绍了我在原西德的科学研究及马普学会煤炭所的情况。我说我是洪堡基金会学者,他眼睛一亮:“亚历山大·冯·洪堡是德国伟大的科学家。”

“我在马普学会的煤炭所。该所成立于1914年,第二任所长K.齐格勒因发明齐格勒催化剂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我的导师是E.齐格勒。”我继续介绍。

波尔“哇”的一声,从他满目的神采和眼中所放射的光芒,完全可以领会我的“优秀”是因为我是德国人的“关门弟子”。其中,所包含的对我的肯定反倒使我不悦。我反复强调我的计算机的根基是在中国打下的,我的启蒙老师是中国人……同时,为免误解,我声明E.齐格勒只是和K.齐格勒同姓,二人并无亲缘关系。对于我“过多”解释的本意,波尔似乎并未理解。

当波尔介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逻辑电路时,和他介绍自动控制程序一样,洋洋洒洒,偌大的篇幅中没有任何的停顿。完全如前,我却有条不紊地一一进行了复述。同样,在关键处,我又做了稍许的说明。

波尔惊愕得不可自已,他的嘴巴张了半天,然后冲口而出:“齐格勒!”其含义似乎是,作为一个化学专业的人,我能够对电子学中的逻辑电路做出翻译,是高师齐格勒的功劳。就是说,我之所以具有逻辑电路的知识是在德国所学。

“中国!”我立即纠正。当然,“中国”不是任一教授的名字。其实,在我的情绪中并没有什么恶意和偏颇,我只是想让波尔收敛一下他的傲慢而公平地评估一些事情,譬如正确地看待中国,当然,也包含正确地看待德国。至于波耳的惊诧和不解,是他把中国人看低了。

作为德国,是俾斯麦铁血政策才促进了德意志1871年的统一,而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然而,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先后发起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战败,产生了魏玛宪政,10年后全局崩溃;第二次战败,产生了波恩宪政,它是领土被分裂及外部军事占领下的产物。但是,由于德国人的积极向上,恪守规矩,做事认真,以及德意志民族的自信,使他们创造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奇迹。但是我们中国呢,从万邦来朝的盛唐,到清朝的赔款割地,从令西方惊叹的文明富庶到人均收入排在世界百位之后的今天,确实有许多事情中国人应该反省。不知道从哪个朝代开始,中国人在西方人面前总是“珠玉在侧,觉我形秽”,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怀疑是自己的不对,习惯性自我贬损。长期以来,在中国人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伤疤:作为中国人的自卑心理。

在验收结束的时候,波耳伸出大拇指,他由衷地称赞中国人是优秀的。

下一篇:话说抽烟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联系电话:QQ2327266922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琴趣乐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