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小乔当年
随着新《三国》的电视剧热播和越来越激烈的五省七地“二乔故里”之争,小乔——这位三国时期温婉柔情的绝色美女、周瑜戎马一生视若珍宝的知己红颜,再一次轻舞罗袖、袅袅婷婷地走向前台。
小乔何许人也?《辞海》注:“三国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念奴娇·赤壁怀古》注:“乔玄的小女儿,嫁给周瑜。”更有苏才子名诗为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虽说字里行间刻意渲染的是身为人夫的英雄周瑜,但仅此寥寥数语,小乔与周瑜的恩爱情浓,小乔与周瑜的琴瑟和鸣,便悄然牵动今人无数关于爱情的情思。
试想,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一个女子能与自己心仪的男子成婚,还能够做到不离不弃,彼此忠贞,比起那些妻妾成群、朝秦暮楚之流,小乔真的很幸运了。小乔和周瑜,应该算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爱情奇迹,是对人世间真爱的有力诠释,也是那个年代弱女子追求向往的爱情。况且,周瑜乃少年英雄,小乔为江东国色,一对绝配佳偶当然应该成就英雄美人的千古佳话,否则,又怎么对得起今人那么多关于爱情的美好联想?不难想象,幸运的小乔,尽管拥有令人欣羡的美丽资本,仍然不能侍宠而娇,相反,她还要一直小心翼翼、精心呵护属于她和周瑜的爱情。如此,来自三国古战场、小乔曾随夫居住过的古沙阳堡(今湖北省嘉鱼县境内),就是他们美好的爱情见证。
至今,在嘉鱼县高铁岭镇掩映于山间丛林中的一个小村落里,仍有一株逾越千年,相传,当年小乔为缓解周瑜年年征战引发的颈椎之痛,便亲手削砍此树中的一截木头为他制成一个精美小巧的木枕,周瑜甚是感动,夜夜枕之入眠,病痛也减轻了许多。于是,“小乔木枕”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令人称奇的是,我们寻访时,看见那树身上果然有一大洞,俨然可以放一方桌,也许这就是当年小乔亲手削砍后留下的印痕吧?
小乔是幸运的,也是最配得上“幸福”二字的女子。在昔日的刀光剑影之中,她虽不能通晓战理,似诸葛之妻造箭造车那样足智多谋,却以女性善解人意的温柔,用心制作爱情木枕,同样在丈夫心中占据一席重要之地,所谓柔情似水,柔能克刚,莫过如此。袁枚《周瑜墓》云:“天生一将定三分,才貌遭逢总出群。大母早能知国士,小乔何幸嫁夫君。”又云:“能抛戎马听歌曲,未许蛟龙得雨云。”原来,小乔的长处不仅在于能制作令夫君终身难忘的木枕,更能弹得一手好琴,令饱受打仗之累、心力交瘁的周瑜得以在烽火连延、戎马倥偬的间隙享受“一刻值千金”的安宁。而今人熟知的苏才子一句“遥想公瑾当年”,让人想到的不仅是风流才俊周瑜,更多的遐想当出自那倾国倾城的美女小乔了。
我想,在每个日落的黄昏,在青青的丛林之中,必然会重复上演这样一幅温馨浪漫的场景:有位身着古装的美人,最好是着一袭雪白的长袍(新《三国》版的),她远眺江边,临风而立,怀抱琵琶,琴声悠远,那一举手一抬头所流露的浓浓爱意,不知羡煞了多少痴男怨女!
所以,不管后世如何争夺,如何众说纷纭,幸运的小乔,都不必管什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那不过是曹操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即便是千年以后,幸福的小乔,长眠于地下的小乔,也不必烦什么故里之争。因为,只要心中有爱,哪里都是家,哪里都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