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书屋绽放我们的喜悦

联系我们
地  址:琴趣书屋
电  话:QQ2327266922
邮  箱:2327266922@qq.com

过年的滋味

发表时间:2025/07/12 07:59:35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1008  作者:范龙彪  浏览次数:1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我家在辽北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年,家乡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年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真赶上了个好年头。一进腊月,就有年味儿了,农历腊月初八,家家蒸粘豆包,烙粘火烧。我家也不例外,父亲留够全家当天吃的,把剩余的粘豆包、馒头、粘火烧放到房后的大缸里冷藏起来,以备平常当干粮吃。那时,没有电冰箱,在缸里放几块从河里砸出的冰块,是冷藏食品的最好方法。过了几天,家家开始做豆腐了,冻上几板豆腐,晾几卷豆腐皮(腐竹),那也是过年的两道好菜呀!

腊月二十三的前一天,就开始杀年猪了。大清早,父亲请来邻居帮忙,邻居和屠夫一起来到猪圈。圈里是养了一年的两头肥猪,家里准备一头卖掉,一头作年猪。肥猪被抓住了,它惊慌不已,发出阵阵惊恐的叫声。屠夫把猪的四蹄绑住放在木桌上,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随着肥猪最后一声凄惨的嚎叫,鲜红的血流入早已准备好的大盆里,用于灌血肠。

父亲帮屠夫收拾猪,母亲忙着切酸菜,我们这些孩子也跟着忙碌,打水、劈柴、烧水、捣蒜,心里就盼着早点吃上鲜美的猪肉酸菜血肠。灶里的劈材火烧得正旺,彤红彤红的,厨房的门开着,腾腾热气不断地向外冒,那是多么诱人的香气啊!

鲜美的杀猪菜做好了,左邻右舍都被请过来。炕上坐满了人,他们大碗地喝酒,大块地吃肉,一边喝酒,一边闲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兄妹五人是不能上桌的,只能坐在外屋小板凳上等着,灶里的火依旧彤红,映红了我们的脸。母亲最后给我们盛来酸菜白肉血肠还有排骨的杀猪菜,我们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真解馋。家里的大黑狗也不叫了,只顾着啃骨头了。那时的猪肉可真香啊!

俗语说:腊月二十三,灶王上了天。一大早,父母就把我们叫醒了,说是要扫尘。母亲拿着扫帚忙碌着,把墙角旮旯的灰尘都扫去了,为的是扫掉一年的晦气,一年的贫穷和不如意。家具擦得锃亮,一尘不染。那时的家具是一个炕桌,一对木箱子。木箱子靠着西山墙,墙上贴着一个灶王爷的画像,箱盖上摆着供品,中间是猪头,两侧各三个馒头,一盅白酒,猪鼻子里插了两根大葱。我们都纳闷:这猪头上插大葱是不是装大象,问父亲,父亲说这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懂!

就在小年这天,家家都贴上了年画,年画非常漂亮,有“吉庆有余”、有“五子拜寿”等等。那时候,我们家是草房,屋里也不亮堂,但几幅年画贴上墙,屋内马上焕然一新,年味儿就更浓了。

大年三十终于盼来了。父母比平时起的还早,点着屋里的站炉子,屋里一下子就暖和起来。我们兄妹五人也不贪睡了,用最快的速度穿起衣服。贴春联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环节。父亲用毛笔在红纸上写着对联,都是些祝福之词,像什么“春回大地百花争艳,福到人间五谷丰登”,“勤劳人家吉庆有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等;猪圈上是“肥猪满圈”,鸡架上是“金鸡满架”,屋内也贴着“抬头见喜、喜气满堂”。红红的对联,再加上漂亮的年画,让我们家的两间草房一下子就亮堂了。父亲把一根长木杆在院子里立了起来,木杆上部绑上一个松树枝,下面挂上红灯笼,这个红灯笼从大年三十到正月末,每天晚上都点亮,象征着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贴完对联,父亲就领着大哥和我去坟地祭奠先人。来到墓地,父亲点燃了三柱香后,我们开始跪拜先人,每人磕了三个头。父亲小心点燃了一把烧纸,小声地嘀咕着什么,意思是过年了,给先人寄些钱,让他们在阴曹地府有钱花。临走时,父亲掏出一挂爆竹让我在坟头燃放。

回到家里,父亲和母亲开始张罗饭菜,我们兄妹五人也穿上了新衣服,小妹的头上扎了两条粉红色的头绫,显得更加秀气了。菜饭都做好了,父母让我们去燃放鞭炮,放完鞭炮,就开始吃饭。父亲和母亲喝了点儿白酒,显得比平常兴奋了许多,脸上挂满了笑容。我们五个孩子同样心花怒放,贪婪地吃着平常吃不到的猪肉炖酸菜、炒花生米、炒干豆腐等佳肴。

天刚黑,父亲就点亮了木杆上的灯笼,母亲便开始张罗包年夜饺子。全家人都没有困意。不知不觉中,时间已是夜里十一点半了,父亲点着了院子中间早已准备好的一小堆碎木块,挂在木杆上的大红灯笼和地上的火光互相映衬着,鞭炮也在同时燃放了。父亲带头燃放二踢脚,我们兄妹五人燃放小鞭和烟花。那天晚上,我们这个村子里沸腾了,鞭炮声,声声震耳,响彻半空……

吃年夜饭之前,我们哥四个依次跪在麻袋上给父母磕头,说爹、妈过年好!小妹呢,她可以站着行个礼,说声爹、妈过年好就行了。此时,爹和妈兴奋得合不上嘴,连说过年好,过年好,并把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我们,每人给了拾元钱,这是以前没有的事。别看这拾元钱,起老大作用了,能顶现在的壹佰元钱花。因为那时的钱实诚啊,学杂费也不过几元而已。

吃完年夜饭,就有人敲门,左邻右舍来拜年了。他(她)们一进屋就给父亲和母亲行礼,我们也赶快给他(她)们行礼。

母亲将桌上的餐具撤下,给来拜年的客人端上刚沏好的茶水和花生、瓜子,还有冻梨。那时水果只有冻梨,冻梨在冷水里浸泡几分钟,冰被冷水浸出就可以食用了。冻梨又酸又甜又凉,对于刚吃完油腻年夜饭的人来说,是非常可口的。

夜幕卷起,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大年初一来到了。这时,村子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原来是秧歌队给家家拜年来了。就在这鞭炮声和锣鼓声中,新的一年开始了。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联系电话:QQ2327266922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琴趣乐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