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
和往常一样,伴着叮叮的铃声我走进了教室;和往常一样,伴着青春的目光我走上讲堂;和往常一样……咦?不一样。那些青春的眼神飘忽在我与讲台上的几盆三叶草上。面对着同学我还看到了更多的三叶草摆放在课桌上。我笑着赞赏道:“好有情调。”接着问:“你们都喜欢三叶草?”答案是七嘴八舌的一阵骚动:有挤眉弄眼的,有前后探问的,有满眼探究的,还有跃跃欲试的。我心里纳闷:今天摆着满教室的三叶草,一个个计谋游动于心,我得小心他们的奇怪问题。迅速调整思维,我先发制人地掌控着课堂:“同学们好!三叶草好!我们今天的内容……”满教室一阵大笑,笑声久久不止还伴着个别同学的小声嘀咕。班长在大家的笑声中站了起来:“老师,您真聪明。回避问题不留痕迹,把我们今天特意安排的计划完全倾覆了。”
我带的这个班是国际商务专业的。学习尖子较多,课外阅读量也大,涉猎的面也广。自然,对老师也有他们的高要求了。
三个学期下来,老师配了一茬又一茬,都在他们的挑剔下给“下课了”。眼看升本的国考在即,学校急,他们也急。无奈,教务调整我去试试。
刚开学的第一次课,我没有教材,凭记忆给他们讲了文学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把我对荷塘的感受,对月色的感受对照我们的校园景象,在阳光下和月光下的情景追溯想象。寻求表达的词汇,变换语言的组织,两景对照,语言对照,于是既有了模仿又有了创造,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顿时,学生活起来了,课堂也就活起来了。可是,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在一次课上,有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心”,上面还有一支箭从心上穿过。我像往常一样,按程序、仪式上课了,毫无在意地拿起了板擦三下五除二把那个丘比特之箭给擦了。教室里一片“唉……”的失落声,一堂课在乱哄哄中度过。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而我往往遇到的最友好的同学也似乎有意疏远我。我尽心地备课,用心地设计板书,大量地查阅资料,把自己累得不亦乐乎,可收效甚微。学生再也没有回到我原先满意的那种状态。在我纳闷之时,也是那位班长说破了一个秘密:同学们认为你生冷没有情趣,只会讲书不会讲生活。这样听下去,我们也是只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一群。大家有点儿不太喜欢你了!我心里吃了一惊,进而又想,这个班长的一番话说得多好啊!是啊!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又一次课上,我默默走上讲台,不等同学的问候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心和一支爱神之箭。等我转过身来,同学们激动地望着我,我也激动得喜上眉梢。那一节课我没有讲课文,我把这个图腾的寓意当成了一篇散文。之后这样的带有寓意的“挑衅”就一个接着一个了。我或者选择回避或者选择讲解,这成了我和他们的一个约定俗成,我知道这是一群求知欲强的学生。两个月下来,我们互相感觉不错。
三叶草还在我的眼前、心中撩拨。做练习时一个同学说:“老师难得您能沉得住气,您就不问一问这三叶草?”我接过话头说:“你们今天想听三叶草,好打开网络‘百度百度’。”“唉!”大家异口同声对我的搪塞鄙夷着。一个迫不及待地大声说:“老师,您就是我们心中的三叶草。唉不对不对,四叶草。三叶草中有四片叶子的只有十万分之一。它代表难求,也代表幸运。”他强调着坐下了。另一个同学又接着:“老师,您叫我们‘百度百度’,我们早都百度过了。三叶草,学名车轴草,属豆科植物,它的寓意很美,且每一片叶子都有寓意……”她情绪激动得有点儿像给我开批斗会,倒不像给我莫大的褒扬。可我的心怎么也不能平静,我语无伦次地问道:“三叶草的每一片叶子都有意义?噢……寓意?”大家七嘴八舌着:一片象征祈求,两片象征希望,三片象征爱情,四片象征幸福和永恒。它还代表着名誉、财富、爱情和健康……
噢,我是三叶草,还是三叶中的四叶。是同学们心中的万分之一……我脸红了。
我是个多粗心的人啊!可同学们给我的是多么细腻的感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