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
李笠翁《闲情偶寄》里说“几案”中有三物不可少,一是抽屉,装些常用的琐碎之物;二是隔板,冬日围炉之时垫在火炉之下,以免烤裂桌面;三是桌撒,也就是垫桌角的小木片,涂成与桌子一样的颜色……李渔先生是个细心的人,每置一物,思前想后,面面俱到。
可惜我小时候家贫,父母没有能力为我们置办书桌,抽屉、隔板、桌撒之类无从谈起。那时一张长方形的白茬炕桌,是家里唯一的一张桌子,吃饭用它,母亲打纳鞋底做鞋垫儿的袼褙时用它,我们兄弟几个写作业画图画时也用它。一盏油灯,其光如豆,跳荡不已。
终于家境有了一些改善,父亲的手里有了一些钱,他问我们想要些什么,我冲口而出:“我要一张书桌!”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向家里要我想要的东西,书桌的梦在我的脑海中已经萦绕了很久,很久。
“小孩子家要什么书桌书柜的,我要上中学了,路远,先给我买一辆自行车。”哥哥说。
“你还骑你爸的旧车吧,家里紧该添一台缝纫机了,孩子这么多,缝缝补补的活儿累死也做不完。”母亲说。
我站在角落里,满眶的泪,书桌的梦只是一闪,碎了。家中的境况我十分清楚,尽管我只有九岁。父亲没言语,看了看我,低下了头……
那天晚上躺在被窝里,我偷偷地流泪,后来轻轻地抽泣了几下,很轻很轻,我怕父亲听见会更伤心。父亲却伸过手来,抚了抚我的头:“睡吧,明天还要上学。”
第二天,我一整天无精打采。希望是不能升腾的东西,当你看到一缕阳光,却蓦地消失了,还不如一直呆在黑暗里。放了学,我拒绝一切同行者,低着头,在落满秋叶的小路上踽踽而行……
家终于到了,看了看,门竟然开着,或许是爸爸买来了缝纫机,或许是给哥哥买来了自行车。管他呢,我依然坐在已经有了凉意的“石桌”前,写我的作业。
“快进来,看爸给你买什么来了?”父亲不知何时站到了我的眼前。我走进屋,逡巡着。终于在北墙下,我看到了一张书桌,淡黄色的,静静地泛着亮光。我疾步向闪,走到了书桌边,盯着它,抚着它,我的眼有些模糊。
“爸……”
二十几年过去了,父亲已故去多年,而那张书桌,我却时常在梦里见到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