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书屋绽放我们的喜悦

联系我们
地  址:琴趣书屋
电  话:QQ3441324030
邮  箱:3441324030@qq.com

蒲公英的乡愁

发表时间:2025/03/16 11:17:56  来源:安徽文学1104  作者:黄婉琼  浏览次数: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不知道父亲真正的故乡在哪里。徽州并不是父亲的老家,对他而言,只是仿若蒲公英随风飘散落地生根的第二故乡。父亲不记得亲生父母的模样,他八个月大就被寄养在苏州大姨妈家,而他那个在国民党任副官的父亲带着母亲去了台湾。说好一安顿下来就来接他,谁知从此天涯陌路。
  九岁时,父亲被一个落魄的徽商带到了徽州。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犹如一株岩崖上的野草,少了亲情的土壤,只能靠浅薄的根基自取养分,顽强生长。于是,故乡的容颜逐渐在异乡的岁月中模糊,乡愁从此在他心头萦绕。
  我从小就知道,苏州和父亲是有联系的。那寄自苏州的杏花楼月饼,那贴着好看邮票的大信封,无不一一证明着。就连父亲训导我们的话语:“贼逆,贼逆!”都如此与众不同。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是个传奇人物。好多乡亲邻里都记得父亲初来乍到的模样。他们的语气中多含惊诧:“到底是大城市来的,就是不一样,长得又高又俊。”然而,父亲总是沉默着,他似乎有些介意别人说他来自苏州。可他的确来自那个地方,那个他蜗居过九年的城市有着他生命最初的根须,再往前探寻,只有当初父母双亲留在记忆深处模糊的背影。这种无着无落的悬空感别人是不能够了解的。儿时,我常常看见父亲拿着信封静坐凝思。多年以后,我在异乡为生活奔波苦恼时,才慢慢体会到了父亲孤苦寂寞。来自苏州的信件均出自于父亲的大表姐之手,善良的大表姐总是记挂着如风吹棉籽般的失落在徽州一隅的表弟,信中极尽宽慰与关心。但父亲心里的伤痕永远抹不平,他童年缺失的亲情是世上任何语言都抚慰不了的,这是父亲心里永远的痛。
  父亲的乡愁落入我眼中已久,他让我难过,寝食难安。明白那种自然的亲情深在骨髓,却要在寂静的时光慢慢从心底渗出,这是怎样折磨人的情感。看过父亲悲怆的样子,在收养父亲的徽州奶奶过世之日,父亲哭喊着叫“妈妈”。我知道,那声妈妈虽然是出自于对养育之恩的感激,而更多的是对生身母亲无限的挂念。当时,在场的人纷纷落泪,那些善良的眼眸里满是宽容和理解。
  缘分是种奇妙的东西,它藏在人世间的角落里,因了心灵某个点的契合,而使两个原本不相识的人走到了一起。猫猫叔叔和父亲就是这样一种缘分。他和父亲一样来自苏州,一样自八九岁光景起就生活在徽州。有点区别的是,猫猫叔叔的乡愁是有明确的投递方向的,他的生身父母姓名、地址俱全,没有丝毫悬念,踏实而满足。他常常扬着爽朗的笑声和父亲谈论记忆中的老家。后来,思乡情深的猫猫叔叔约父亲一起去苏州,父亲犹豫后答应了。进入苏州市区,猫猫叔叔和父亲上了饭馆,他们操起了儿时的吴侬软语,点菜时要了一份田芋(芋头),而菜熟上桌后却让他们惊诧不已:一盘热气腾腾的鱼头张着嘴巴嘲讽地对着他们。他们面面相觑,却没有勇气去和服务员理论,被异乡岁月风化的语言又怎能理直气壮地出口。从饭馆出来后,他们回了各自的“家”。一天之隔,又不约而同地返回,两个人的心情也大相径庭。父亲平静如常,而猫猫叔叔却愤懑难耐。原来父亲是不抱希望而去,竟受到了表奶奶深情的款待。唏嘘一番后,虽然父母的消息仍是石沉大海,但内心里多少有点亲情的慰藉。而猫猫叔叔却受到了冷遇,家人一副“丢出门的儿子,泼出去的水”的模样。这样的结局让猫猫叔叔伤透了心。从此,猫猫叔叔的乡愁也变得飘渺了起来。同病相怜,他们变成了贴心的兄弟。
  这些事都是上世纪80年代留在我记忆里的印象,此刻,坐在电脑前记录父亲心灵里的伤感,感觉有点恍惚。那份丢失已久的父母之爱,沉淀在父辈们的心灵深处,困扰他们一生。年少时,他们是浮萍,虽然有一方水土托身,却没有根来维系他们生存的安稳,一旦节气稍变,风雨飘摇,定然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而几经蹉跎,仍要在无边的寂寞里追思这一路而来的艰辛与悲苦,这样流浪的灵魂何时才能安宁。
  因为懂得父亲心里的苦,一个炎炎的夏日,我去了从未涉足的苏州。从拙政园一路到护城河。当小游艇在苏州护城河上闲游,目光一一掠过古城墙、草地、公园,我一路猜想父亲童年小小的足迹曾在哪儿稍作停留。我一边想象着父亲的童年,一边把苏州的盛夏之景揽入镜头。但谁也没有料到,这些本可以抚慰父亲思乡之情的照片却因电脑中毒系统重装而踪影全无。好在当日博客里还留下了我的心情文字:“跟着如织的游人讷讷地走,脑海里总是萦绕着余光中《蒲公英的岁月》里的句子:一柄冰冷的手术刀,便向岁月的伤口猝然切入,灵魂,是一球千羽的蒲公英,一吹,便飞向四方,再拔出刀时,已是另一个人了……”我的父亲就是那一球蒲公英的一羽,被炎凉岁月的风吹向了远方,来到了徽州。他注定要背负背井离乡的记忆,心永远在这两地的亲人间摇摆。
  是的,父亲是被风吹落的蒲公英,那些走过的岁月充满了亲情剥离的伤痛。如今,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也是你手中被吹向天空的蒲公英,人在天涯,我们或多或少体味到了离乡的感伤,于是纷纷把思乡的情感投寄给你收纳,可父亲,你自己的伤痛该寄向何方?父亲到了晚年,越发地平和,和徽州地区任何一位安详的老人无异,唯有我们知道,他心中那深深潜埋、不可触碰的蒲公英的乡愁,永远也无法驱遣。
上一篇:北京吃饭记
下一篇:嫦娥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联系电话:QQ3441324030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琴趣乐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