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书屋绽放我们的喜悦

联系我们
地  址:琴趣书屋
电  话:QQ3441324030
邮  箱:3441324030@qq.com

芬兰“最不正经”的图书馆

发表时间:2025/03/23 18:04:47  来源:阅读时代  作者:玛丽奥  浏览次数: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在纸质书备受冷落的今天,有些地方的图书馆已经远离了“天堂的模样”,逐渐被“排山倒海”的学习资料填埋。

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中央图书馆,是个美丽的例外。它被命名为Oodi,在芬兰语里意为“颂歌”,花了近9800万欧元(约7.6亿元人民币)、十年建成,成为了世界上造价最贵的图书馆之一,《时代周刊》曾将其列入“全球100个最佳目的地”之中。

可Oodi的特别之处不在于挥金如土,而是赋予读者极高的自由度——在这里,人们除了可以看书,也可以带娃、做饭、开会、看电影、打游戏、织毛衣……它甚至没有保安和安检,无论是西装革履的职场人还是衣衫褴褛的流浪汉,都有进入的权利。

图书馆为人而建,不为书而建

冬天的赫尔辛基,是一个被雪花和星星灯装点的童话王国。作为圣诞老人的官方故乡,芬兰的圣诞气氛永不落幕,再大的雪都掩盖不住七彩城堡的梦幻。

而颂歌图书馆的存在,就像是一艘停泊在雪地上的巨型木制轮船。除了顶层,它的外墙完全由云杉木制成,线条优美柔和,气质也很符合森林覆盖率超过80%的芬兰。

它的“内舱”与肃寂的外表形成了强烈反差,图书馆内就像一座专为i人建造的游乐场,大楼分上中下三层,分别营造出三种不同的氛围感。

一楼是人流涌动的快节奏空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整排国际象棋对弈场,上面座无虚席,旁边就是电影院、画廊和餐厅。

二楼是一个拱形的封闭式架空层,每走几步就有不同的小型工作室和创客空间,写作、做木工、织毛衣、录歌曲或DIY任何感兴趣的事情都可以。

你甚至可以找到一间世界上最不务正业的会议室——配备两个炉灶和烘焙设备,还有平底锅、搅拌机和咖啡机。一边开会一边做饭,一边摇红酒一边看PPT,时间不就这么过去了?

馆内的激光切割机、缝纫机都可以免费使用,3D打印一件物品仅需支付0.7欧元的材料费。市民可以在这享受雕刻器皿、珠宝,缝纫刺绣,以及为窗帘贴花的自由,主打一个高手在民间。

耳机、吉他、录音室、剪辑室的设置,给图书馆添上了几分艺术氛围。但附近的游戏机、溜冰鞋、网球、血压仪等一些应有尽有的物件,又似乎在明示人们可以把这儿当自个家。在游戏室,能看到不少银发老头的身影。

三楼才是真正的“图书天堂”所在地,内有随时更新的十万册藏书、各种形态的座椅供不同的读者选择。不想被打扰的人,还可以缩进半封闭式、会转动的圆形球椅里,它就像一个蚌壳,可以让读者暂时与世隔绝。

但这一层也不是只为藏书设计的空间,里面配有咖啡馆和儿童游乐园,家庭主妇也能一边带娃一边阅读。

颂歌图书馆欢迎一切孩子进入。三楼的北端藏有很多童书,父母可以在阶梯座位上给孩子喂饭,也可以在婴儿护理室找到微波炉,给孩子加热食物。

图书馆还特地在其中一个书架上设计了一扇暗门——善于探索的孩子,就能找到并通往一个巢穴般的“南瓜屋”,那是供亲子阅读的故事室。

图书馆也为单纯想放空的人而建。夏天的时候,顶层会开放一个“市民阳台”,可以眺望赫尔辛基美丽的城市景观,Gap青年(在毕业之后、工作之前,选择暂停学业或职业,进行一次长期旅行或从事其他个人兴趣相关活动的年轻人)可以在这里“偷得浮生半日闲”。

如果不想待在图书馆里了,外面就是一个户外公园,有大型攀爬网和运动场,还可以用借书证免费借篮球和滑板。

因为其多元的接纳性,颂歌图书馆在2018年开放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就迎来了100万游客。它是芬兰独立100周年的纪念礼物,也是适用于全家人的活动场所,“嘘”,不再是图书馆里唯一的流行词。

这不失为一个时代的奇迹——在很多国家的纸质书店相继倒闭、图书馆逐渐没落的背景下,芬兰仍能斥巨资打造一个全民图书馆,并能在总人口不到70万的城市,做到日均万人到访。

充满未来感的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样的?

2024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芬兰七年蝉联最幸福国家。自2018年以来,芬兰就一直稳居榜首。这也刚好是颂歌图书馆开放的那一年。

国民的幸福感,的确与图书馆这些构成个人幸福基础的文化机构息息相关。

在《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书中,作者提供了一组数据:芬兰在1928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是北欧国家中最早的一个。在芬兰,80%的人民使用公立图书馆,平均每位芬兰人每年造访图书馆的次数超过10回,每年芬兰人平均会借出书籍、杂志等二十来本。

可见,图书馆在国民生活中举足轻重。特别是颂歌这种图书馆,看起来不务正业,但它可以容纳人们在里面自由掌握自己的生活,是吸收知识和快乐创作的场所。

颂歌也是未来图书馆的榜样。在开馆之前,赫尔辛基市图书馆曾举办了一场国际会议,聚集了来自15个不同国家的图书馆和服务设计专家,共同探讨什么是图书馆的未来。

挪威Toyen图书馆馆长Reinert Mithassel认为,图书馆不是放书的地方,而是人的地方,所以公民及其需求对图书馆来说是最重要的。

赫尔辛基市首席设计官安妮·斯坦罗斯则指出,聪明而缓慢的生活可以“拯救世界”。虽然时代都在追求更快、更好、更智能,但假若我们坐在时速30至50公里的旧车上,我们才可以看清路人的脸,认出周围的环境,才会感到放松,有时间思考。

这是她向往的城市环境,真正的图书馆应该提供的是这样的氛围。

这场关于图书馆的世纪讨论,为后来的颂歌图书馆奠定了底色与基调。可见,芬兰是一个实验文化浓厚的国家。任何人都可以毫无目的地前来图书馆——它鼓励看书,也鼓励创作,献给大脑放空、渴望输入的人,也献给异想天开、渴望输出的人。

芬兰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是“拥有幸福的人应该将其隐藏起来”。

如果说“公园20分钟效应”是真的,那颂歌图书馆应该也适用于这个理论——只要在里面待上20分钟,即使什么也不做,也能看见博尔赫斯所指的“天堂的模样”。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联系电话:QQ3441324030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琴趣乐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