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书屋绽放我们的喜悦

联系我们
地  址:琴趣书屋
电  话:QQ2327266922
邮  箱:2327266922@qq.com

红芋糖

发表时间:2025/06/20 17:25:20  来源:安徽文学1112  作者:郑懿  浏览次数: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孩子寒假回来,妻子每天总是想着法儿给他们改善生活。我说他们在大学里伙食并不差,没必要刻意让他们吃些高蛋白高脂肪的东西,这不是在爱孩子,孩子总要自己面对社会,要让他们知道生活不是每天都可以吃上鸡鱼肉蛋的。再说现在再差也比我们那时候不知强多少倍。妻子总是不以为然,抢白我说,总不能让孩子再回到你小时候吧。一天,我们一家四口逛街,在苏果超市门口,看见一个农民推着三轮车,上面放着一个木制的盒子,口里吆喝着:“红芋糖,红芋糖。”儿子问我,爸,啥是红芋糖?我说,就是红芋熬的糖。他很不解。我们就来到三轮车前。农民热情地推销说,红芋糖,自家熬的,便宜,老板称点吧。看着黑乎乎的糖块还有糖块上粘着的炒面,我对孩子们说,买点吧,我小时候就喜欢吃红芋糖,很好吃!儿子不以为然,回了一句,难看死了,不要!转身向超市走去。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年就是红芋饭红芋馍。一家人只有谁头疼脑热了,才有资格享受母亲做的包皮馍——就是用一片白面包上红芋面作成的外皮白里边黑的馍。至于糖果之类更是少见,有时来了亲戚才可能塞上几块水果糖给孩子。那时大家吃饭都成问题,走亲戚的要么是生活遇到困难恳求亲戚能接济一点,要么就是谁家里有了病人来探望。无非是拿来十个八个自家母鸡下的舍不得吃的鸡蛋,或是用一年全家的糖票买二斤红糖,就算是很好的礼物了。
  乡下别无长物,只有红芋。为了让孩子们过年能有糖吃,还有就是邻居孩子来拜年的时候有个小礼物,大人们就用窖过的红芋熬制红芋糖。每年吃过腊八饭,父亲把平时起早贪黑捡来的树枝树根劈成劈柴。这不仅是过年蒸炸的柴火,还是熬糖用的燃料呀。父亲把柴劈好,母亲就从红芋窖里拾出一两筐红芋来,洗净去疤,免的熬出来的糖发苦。然后放大锅里烀。旺旺的木柴火,把红芋烀的又稀溜又甜,捞出来像搀了蜂蜜一样。这时候火可以停了,等锅里的红芋稍凉后,把一锅红芋挪烂,再加水和事先泡好的大麦芽一起,再烀。一滚烀过,用一块白布把锅里的红芋和麦芽一起挪出来,锅里只剩下一锅甜甜的汁水。接着还要用大火熬,把锅里的水分蒸发掉,直到用勺子一舀,就有黏黏长长的糖丝拉起才算熬成,这叫糖稀。
  孩子们听说熬糖,是最快乐的日子,虽然大人们为了不让孩子在一旁捣乱,早早把他们支开,说,玩去吧,熬好了喊你回来!但孩子们还是禁不住诱惑,又蹦又跳的去找伙伴,说俺家今个熬糖了,你家可熬吗?等俺熬好了给你戳点。糖稀熬好不能用手拿的,因为又稀又黏,只有用筷子或是秫秸秆戳着吃。那语气真是充满幸福和自豪啊。玩不一会,孩子就会溜回家里,怯怯地看着大人在厨屋里烧锅忙活,一边不停地问,糖稀熬好吗?这时大人愠怒地说,急啥,有你吃的!孩子们一边玩一边等待,直到那筷头上戳着不小的一坨糖稀吃到了嘴上,满嘴满脸粘的像猫似的才会踏实着跑去玩了。
  糖稀熬好,放在盆里,等到不烫嘴时才能给孩子吃。热糖稀是不能吃的,常言说心急吃不了热糖稀,烫到那里准是一个燎泡。孩子吃过了糖稀,大人就把盆用秫秸盖子盖上,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了。那可是过年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为了拿取方便,很多人家,把糖稀熬的老一点,不等糖稀完全冷凉,便放在炒熟的红芋面上,然后做成糖条切成糖块,这样就可以像分发糖果一样给每个孩子分上几块糖,既不会粘手,也不会让孩子粘的到处都是糖稀。还有的家庭,把热糖稀和小米花子小麦花子粘在一起(那时北方大米极少),放在案板上压平,切成一块一块的米花糖,又甜又香又脆。这既是孩子们的最爱,也是馈赠亲朋的佳品。那时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红芋糖就可以让他们感到幸福。
  走出超市,孩子们买了一包一包的零食和各种名牌的糖果,有奶糖,还有巧克力。看着孩子快乐幸福的样子,我不知道是否应该也让他们尝尝那黑乎乎的没有华丽包装的红芋糖的味道,至少要让孩子们知道在父辈的生活中曾经有一种叫红芋糖的东西给他们的童年带来过欢乐。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联系电话:QQ2327266922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琴趣乐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