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立春
2月4日,立春。
似乎每年都是这样。今年立春这天,我去沱河岸边。我不能说我去踏青,因为,自然界还沉睡在冬季的梦里,没有苏醒。我去沱河岸边,是因为一个习惯。我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走在固定的地方。
我还穿着冬装。沱河似乎波澜不惊。沱河岸边的树木,黑着枝桠。沱河岸上不远的地方,正在建设着楼群和公园。土地的颜色还是冬季的黄褐色。立春,也只是从时间上划了一个界限,这一天,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端。季节的开端不像一个朝代的开端,一个朝代的开端常常是满朝堂新鲜的面孔。立春了,我满眼看到的和冬天的色彩没有区别。
不过,已经立春了。
苇岸在立春这天感受到了阳光隐隐向着有温度的谷色过渡。这是准确的。我觉得阳光似乎明亮了许多。阳光晒在身上,那些冬季的衣服开始格外温暖起来。阳光好像很静,那些阳光洒在大地上,大地就成了一个春天的预备舞台。大地开始在冬季的残留里孕育春天的蓬勃。
风开始减少了凌厉的寒芒。能够打开远方旗帜的风带来了早春的第一缕气息。那是土地的气息。走在沱河岸边,风顺着河岸缓慢地吹来了土地的气息。那些衰草,去年的庄稼秸秆,在土地里安详地躺着。它们散发的气味,被风飘扬起来。那是一种生长的气味,生殖的气味。似乎那也是一种召唤。这是被我长期忽略的,我们在城市里生活久了,我们对季节常常变得迟钝。这样的风,这样的气味,在沱河岸边弥散。街头上我们感觉不到。
今年的立春在旧历年的年底。这使得春节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春天的节日。走在沱河岸边,好像能够听到远处的城市和村庄里零星的爆竹声。那些爆竹声使得阳光更加明亮,似乎阳光也哔哔啵啵地响亮起来。季节真的轮回了。
时间按照自己的季节轮回,好像谁也阻挡不了。我们在季节的轮回里生长着,我们在时间设定的季节里改换着自己的模样。有时想想,人类是伟大的;有时又想想,人类是渺小的。在自然和时间面前,人类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改变自然的某些事物,可是,人类改变不了时间,改变不了自然的基本面貌。而且,在时间里,许多自以为是的事物,被时间的脚步甩掉,被埋在时间深处无声无息。而季节,不激动,不伤感。伤感的是我们自己。比如,立春,一个新季节到来了,可能会有人伤春。季节不会。
我在沱河岸边等待春天的到来。我这样说似乎是一种刻意的行为。其实不是。立春,不管我等不等待,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脚步到来。我也没有想到我会刻意等待一个季节从我生命里缓慢划来。不过,立春,还是到来了。2月4日6点48分。当我走在沱河岸边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多了。
雨 水
2月19日,雨水。
这个节气的命名,是一种自然现象,雨水。这个雨,应该是下雨的意思。不过,这一天,没有雨水。我走在沱河岸边,太阳照耀着。那些岸边上的柳树,似乎在孕育着似有似无的绿意。先人在给这个季节命名时,大约是告诉人们,可以下雨了。可以下雨,那意思是说,在中原一带,下雪的可能小了,下雨的可能多了。
按照农历,还在正月里。正月的田野,看上去纯朴如村姑。一切新的色彩似乎都还没有登场。我在沱河岸上看村庄,村庄宁静。村庄外边少有行人。我有些喜欢村庄的宁静。雨水季节,村庄宁静。
阳光明亮,这是我的感觉。尽管风还是有些凉意,可是明亮的阳光开始给风加温。立春后下了场春雪,积雪在这样的温度里加快了融化的脚步。雪水渗透了土壤,土壤开始湿润了。
衰草丛中,有绿色星星点点地在雨水季节里萌动。这样的萌动好像有又好像无。那些衰草,颜色枯黄。那是那些草的上一辈子。白居易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那枯黄的草是去年的枯,今年的荣,就要开始了吧。那些若有若无的绿意,在太阳温暖的光里就要睁开眉眼了。
农民还在初春的季节里休闲。那些挂在墙壁上的犁铧锄头等农具则开始有了新的梦想。麦苗在新的春天到来的时候就要拔节了。精神很旺。桃树,杏树,梨树,还没有动静。杨树,槐树,梧桐,也还没有动静。柳树被春天惊醒,已经有了鹅黄的芽孢在枝头挑着。牛犊子,马驹子,开始活蹦乱跳地在院子里撒欢。老人也开始离开南墙根暖洋洋的橙色阳光,离开烟锅子和村庄的故事,去野地里遛弯。那些在地头谋划着新一年庄稼的农夫,怀里揣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企划。雨水这样的季节,在农事的安排上,是个序曲。
沱河岸边的楼房,在初春的光里有些鲜亮。这些楼房的出现,使得雨水时节的景物和往日的不同。那些庄稼即将退场,那些草木即将退场,这里在不久的将来,会是另一番景象。村庄被城市的履带覆盖。沱河以后能够映照的是城市的繁华。不过,沱河岸边的树木花草,依然保留了自然的绿色记忆。那是城市人寻觅绿色芳踪的地方。在雨水季节里,沱河彻底告别了冰封,在太阳光下清亮起来。
惊 蛰
3月6日。惊蛰。
地气上升。那些在黑暗世界里沉睡的生命,要醒来了。
今年的雷声来得早些,立春后不久,就有了第一声春雷。可是,在惊蛰到来的时候,没有雷声。尽管没有雷声,那些黑暗中的生灵还是睁开了懒洋洋的眼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应该是个生命开始蓬勃的世界了。晦暗中的幽灵应该从地下钻出来,世界应该开始热闹了。在这样的世界里,自然应该会有许多生命的合唱。
沱河岸边的柳树在风中婆娑。春从柳上归,这样的观察细致而精确。那些在风中舞蹈着的枝条非常抒情。可是,今天不是,今天沱河岸边落着春雪。今天是春天里的冬天。走在这样的树木下,竟然感觉到春天好像很遥远一样。似乎冬天驻扎在春天里不走了。
太阳实际上已经到达黄经345度。在应该春暖的时候,感觉到了春寒。料峭的风带着雪花落在脸上有些寒意。把手抄在兜里,把自己蜷缩在冬衣里。这样的季节,不应该是惊蛰。但是,我还是相信,寒冷挡不住春天的步伐。天一放晴,春天突然就到了。
世界在生长。
麦苗返青,枝桠萌动,河水清亮。
惊蛰一到,春暖中可以看到田野里忙碌的身影。在过去,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那是中原一带的春耕图。这样的春耕图被先人们画进画里,雕刻在石上,写在诗歌里。这样的季节寄托了一年的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那春,也是指从这样的季节开始。农耕社会里我们熟悉的图景就是这样。今天,我看外面的田野,田野里麦苗青青,只是田野里一片寂静,没有耕牛,没有犁铧,没有牛歌子。庄稼各自寂寞地生长。
那些村庄里的人已经去了南方的城市。村庄的旁边也开始有城市的楼房在延伸。沱河岸上,隐约可以看见面目模糊的农夫,用头翻地。他们是在栽树还是在种菜,不好判断。他们是两个模糊的影子,是两个传说。在惊蛰这个季节里,我知道,是该种植树木的。我希望大家都来种植树木。让那些树木绿了我们的街道,绿了我们的庭院,绿了我们的河岸,绿了我们的窗前,绿了我们的梦境。
当然,那些从冬季里醒来的生命,也该开始他们生命的歌唱了。
2月4日,立春。
似乎每年都是这样。今年立春这天,我去沱河岸边。我不能说我去踏青,因为,自然界还沉睡在冬季的梦里,没有苏醒。我去沱河岸边,是因为一个习惯。我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走在固定的地方。
我还穿着冬装。沱河似乎波澜不惊。沱河岸边的树木,黑着枝桠。沱河岸上不远的地方,正在建设着楼群和公园。土地的颜色还是冬季的黄褐色。立春,也只是从时间上划了一个界限,这一天,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端。季节的开端不像一个朝代的开端,一个朝代的开端常常是满朝堂新鲜的面孔。立春了,我满眼看到的和冬天的色彩没有区别。
不过,已经立春了。
苇岸在立春这天感受到了阳光隐隐向着有温度的谷色过渡。这是准确的。我觉得阳光似乎明亮了许多。阳光晒在身上,那些冬季的衣服开始格外温暖起来。阳光好像很静,那些阳光洒在大地上,大地就成了一个春天的预备舞台。大地开始在冬季的残留里孕育春天的蓬勃。
风开始减少了凌厉的寒芒。能够打开远方旗帜的风带来了早春的第一缕气息。那是土地的气息。走在沱河岸边,风顺着河岸缓慢地吹来了土地的气息。那些衰草,去年的庄稼秸秆,在土地里安详地躺着。它们散发的气味,被风飘扬起来。那是一种生长的气味,生殖的气味。似乎那也是一种召唤。这是被我长期忽略的,我们在城市里生活久了,我们对季节常常变得迟钝。这样的风,这样的气味,在沱河岸边弥散。街头上我们感觉不到。
今年的立春在旧历年的年底。这使得春节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春天的节日。走在沱河岸边,好像能够听到远处的城市和村庄里零星的爆竹声。那些爆竹声使得阳光更加明亮,似乎阳光也哔哔啵啵地响亮起来。季节真的轮回了。
时间按照自己的季节轮回,好像谁也阻挡不了。我们在季节的轮回里生长着,我们在时间设定的季节里改换着自己的模样。有时想想,人类是伟大的;有时又想想,人类是渺小的。在自然和时间面前,人类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改变自然的某些事物,可是,人类改变不了时间,改变不了自然的基本面貌。而且,在时间里,许多自以为是的事物,被时间的脚步甩掉,被埋在时间深处无声无息。而季节,不激动,不伤感。伤感的是我们自己。比如,立春,一个新季节到来了,可能会有人伤春。季节不会。
我在沱河岸边等待春天的到来。我这样说似乎是一种刻意的行为。其实不是。立春,不管我等不等待,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脚步到来。我也没有想到我会刻意等待一个季节从我生命里缓慢划来。不过,立春,还是到来了。2月4日6点48分。当我走在沱河岸边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多了。
雨 水
2月19日,雨水。
这个节气的命名,是一种自然现象,雨水。这个雨,应该是下雨的意思。不过,这一天,没有雨水。我走在沱河岸边,太阳照耀着。那些岸边上的柳树,似乎在孕育着似有似无的绿意。先人在给这个季节命名时,大约是告诉人们,可以下雨了。可以下雨,那意思是说,在中原一带,下雪的可能小了,下雨的可能多了。
按照农历,还在正月里。正月的田野,看上去纯朴如村姑。一切新的色彩似乎都还没有登场。我在沱河岸上看村庄,村庄宁静。村庄外边少有行人。我有些喜欢村庄的宁静。雨水季节,村庄宁静。
阳光明亮,这是我的感觉。尽管风还是有些凉意,可是明亮的阳光开始给风加温。立春后下了场春雪,积雪在这样的温度里加快了融化的脚步。雪水渗透了土壤,土壤开始湿润了。
衰草丛中,有绿色星星点点地在雨水季节里萌动。这样的萌动好像有又好像无。那些衰草,颜色枯黄。那是那些草的上一辈子。白居易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那枯黄的草是去年的枯,今年的荣,就要开始了吧。那些若有若无的绿意,在太阳温暖的光里就要睁开眉眼了。
农民还在初春的季节里休闲。那些挂在墙壁上的犁铧锄头等农具则开始有了新的梦想。麦苗在新的春天到来的时候就要拔节了。精神很旺。桃树,杏树,梨树,还没有动静。杨树,槐树,梧桐,也还没有动静。柳树被春天惊醒,已经有了鹅黄的芽孢在枝头挑着。牛犊子,马驹子,开始活蹦乱跳地在院子里撒欢。老人也开始离开南墙根暖洋洋的橙色阳光,离开烟锅子和村庄的故事,去野地里遛弯。那些在地头谋划着新一年庄稼的农夫,怀里揣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企划。雨水这样的季节,在农事的安排上,是个序曲。
沱河岸边的楼房,在初春的光里有些鲜亮。这些楼房的出现,使得雨水时节的景物和往日的不同。那些庄稼即将退场,那些草木即将退场,这里在不久的将来,会是另一番景象。村庄被城市的履带覆盖。沱河以后能够映照的是城市的繁华。不过,沱河岸边的树木花草,依然保留了自然的绿色记忆。那是城市人寻觅绿色芳踪的地方。在雨水季节里,沱河彻底告别了冰封,在太阳光下清亮起来。
惊 蛰
3月6日。惊蛰。
地气上升。那些在黑暗世界里沉睡的生命,要醒来了。
今年的雷声来得早些,立春后不久,就有了第一声春雷。可是,在惊蛰到来的时候,没有雷声。尽管没有雷声,那些黑暗中的生灵还是睁开了懒洋洋的眼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应该是个生命开始蓬勃的世界了。晦暗中的幽灵应该从地下钻出来,世界应该开始热闹了。在这样的世界里,自然应该会有许多生命的合唱。
沱河岸边的柳树在风中婆娑。春从柳上归,这样的观察细致而精确。那些在风中舞蹈着的枝条非常抒情。可是,今天不是,今天沱河岸边落着春雪。今天是春天里的冬天。走在这样的树木下,竟然感觉到春天好像很遥远一样。似乎冬天驻扎在春天里不走了。
太阳实际上已经到达黄经345度。在应该春暖的时候,感觉到了春寒。料峭的风带着雪花落在脸上有些寒意。把手抄在兜里,把自己蜷缩在冬衣里。这样的季节,不应该是惊蛰。但是,我还是相信,寒冷挡不住春天的步伐。天一放晴,春天突然就到了。
世界在生长。
麦苗返青,枝桠萌动,河水清亮。
惊蛰一到,春暖中可以看到田野里忙碌的身影。在过去,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那是中原一带的春耕图。这样的春耕图被先人们画进画里,雕刻在石上,写在诗歌里。这样的季节寄托了一年的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那春,也是指从这样的季节开始。农耕社会里我们熟悉的图景就是这样。今天,我看外面的田野,田野里麦苗青青,只是田野里一片寂静,没有耕牛,没有犁铧,没有牛歌子。庄稼各自寂寞地生长。
那些村庄里的人已经去了南方的城市。村庄的旁边也开始有城市的楼房在延伸。沱河岸上,隐约可以看见面目模糊的农夫,用头翻地。他们是在栽树还是在种菜,不好判断。他们是两个模糊的影子,是两个传说。在惊蛰这个季节里,我知道,是该种植树木的。我希望大家都来种植树木。让那些树木绿了我们的街道,绿了我们的庭院,绿了我们的河岸,绿了我们的窗前,绿了我们的梦境。
当然,那些从冬季里醒来的生命,也该开始他们生命的歌唱了。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