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书屋绽放我们的喜悦

联系我们
地  址:琴趣书屋
电  话:QQ2327266922
邮  箱:2327266922@qq.com

乐老师的露天厨房

发表时间:2025/07/12 08:13:43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1008  作者:南栀子  浏览次数: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简单也是最别致的厨房——乡村中学教师的厨房。

我十一二岁就在学校做住读生。先是在春桥读初中,后又到北妙读高中。读书的时候没留意过老师的厨房。大学毕业后,我又回到乡村中学教书,厨房与自己的关系,比做学生的时候要密切,我自然而然地留意起了老师的厨房来。

我任教的汪墩中学是我们县最末流的学校,名义上是林业职业高中,实际上所开设的课程与一般的普通高中一模一样。农民的子弟,读书为的是奔一个好前程,好前程的具体目标就是上大学,上中专,摆脱农民的身份。由于出不起高工资,农村中学自然请不到厨师来做饭,能请来的都是乡村里那些身体不强健、不适于干农活或者不愿意干农活的农民。学校教工厨房的工友年纪不大,看上去三十出头的样子,高高的个儿,有点驼背,头发乱蓬蓬的,像秋天里被动物践踏过的草。负责烧开水的教工姓张,我们都叫他张师傅,这人智力不太正常,孤身一人,说话嘟嘟啦啦地,叫人听不明白;脸上黑乎乎的,好像涂了一层煤灰;红丝丝的眼睛在黑乎乎的脸上显得格外突出;咳嗽的时候,一口浓浓的痰就随口抛了出来。厨房里烧的烂兮兮的大锅菜,像猪食。整个厨房的脏腻腻就别说了。

说实话,我根本不敢吃他们做的东西,可自己做又没有厨房,只有逼自己闭着眼睛吃。但是心里老是不舒服。实在是没有办法,我就买了一只煤油炉,勉强用煤油炉做饭吃。虽然麻烦虽然局促,我却吃得有滋有味。

我的隔壁邻居乐老师,五十左右的年纪,他是井冈山人,不知为何来到了我们这个地方。在这里他一个亲戚都没有。他跟妻子合不来,离了,再婚后得了个宝贝女儿。这女孩子特别惹人疼爱,聪慧灵敏的像个小妖精。夫妇俩不知道怎样宠她才好,恨不得把全世界的好东西都给了她。然而,一家三口就靠乐老师的那点工资过活,吃饭穿衣都紧巴巴的。为了节省,也由于大厨房的饭食不可女儿的口,他就想自己做饭吃。没有厨房,只能像我一样用煤油炉,烧煤油。一天三个人的饭,长年累月地烧,那要烧多少钱的煤油呀。他想改为烧柴,家里腾出一个放柴炉的地方还是有的。于是打了灶,乒乒乓乓买来厨房里的一应物件,就自己动手做饭了。

和我一样,乐老师一家也不做早饭。那时候,冬天黑得早,亮得晚,冷飕飕的,人人都恋着暖烘烘的被窝。我们的工友也不例外。我们就十天里有八天得吃没熟的生馒头,得喝没开的生开水。早自习结束的铃声已经响了,老师在买饭的窗口已经排上了长长的队伍。蒸笼还没圆气就打开了,用指头一摁馒头,一个深深的凹坑;打来的开水,也是那样半开不开的……

终于,乐老师一咬牙,柴炉买来了柴炉,因为,校园里的枯枝残树足够他烧。起初,他把炉子放在走廊里。走廊不足一米宽,砧板、刀、锅碗瓢盆等厨房杂物放在紧挨着墙的一张旧课桌上,差不多就占去了三分之一的地方。他做饭的时候,就会妨碍别的老师的进出。乐老师觉得很过意不去,心里老是疙疙瘩瘩地不畅快,要是有一个厨房该多好,哪怕是挨着哪堵墙搭一个小窝棚也行。乐老师于是去找校长通融。校长回答得很干脆,不行,学校有厨房,有现成的饭菜,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和精力自己弄饭呢?再说开了为你搭一个厨房的先河,别的老师也要,怎么办?

是呀,怎么办呢?

在我们住处的前面,是一块不大的平地,平地的尽头有一个斜坡。乐老师在斜坡的下面开垦了一小块地,种了一些女贞树树苗,又在斜坡的半中腰向里挖出一块地方,种了几棵菊花和小小的柏树。一定是受此灵感的启发,一天,乐老师找来了几个花盆,把他的宝贝菊花和柏树移植到盆里,把本来是菊花和柏树安身的地方向两边延伸,又弄来一些砖块垫在下面,把柴炉往上面一放,一个露天厨房就此建成了。更为巧妙的是,斜坡的最高处有一棵古老的榆树,榆树伸展开的枝桠天然地成了乐老师厨房的房顶。

厨房的利用率很高,只有下雨下雪的日子,乐老师才需要搬动他的柴炉。炎热的夏季,老榆树的浓荫为乐老师遮挡着头顶上炽热的太阳。可秋天叶落的时节,麻烦就来了,那飘零的黄叶可能会忽悠悠地落进热气腾腾的锅里,成为那道菜的佐料……

我在汪墩中学呆了三年,与乐老师做了三年邻居。乐老师乐呵呵地在他的露天厨房里做了三年饭。他的饭菜的香味就像樟树花香飘满整个校园一样,飘满了我们那一排宿舍的家家户户。三年后我离开了汪墩中学,离开了乐老师的厨房。

如今,不知乐老师还在不在蒲堂庙,有没有不需要视天气变化而变化的厨房?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联系电话:QQ2327266922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琴趣乐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