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书屋绽放我们的喜悦

联系我们
地  址:琴趣书屋
电  话:QQ2327266922
邮  箱:2327266922@qq.com

蝙蝠的美丑

发表时间:2025/06/26 10:58:07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1209  作者:王键  浏览次数: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小城多蝙蝠。

暮色黑蒙蒙的时候,从窗口探望出去,点点的黑影,在远处灯光及星月的映衬下,聚散离合、来回翻飞,忽临眼前,忽儿消失,即是夜空中的精灵——蝙蝠。

除少数躲藏在深山岩洞里的蝙蝠吃鱼、水果或吸食动物鲜血,绝大多数蝙蝠都以飞虫为食。所以蝙蝠的活动时间安排在茫茫黑夜实是正常,因黑夜是飞虫聚集活动的时段,蚊子、飞蛾、多数鸣虫都属于夜虫。如此而言,美丽与蝙蝠无缘,在幽暗墨黑夜色下,相貌好看顶啥用?何况蝙蝠是瞎子,不靠相貌美丑取悦同类,蝙蝠小小的眼睛看起来乌黑锃亮,却不带一点儿用处,它靠声波回声定位方向。

我讨厌蝙蝠,不仅我,我想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蝙蝠唱没歌喉,立没姿态,坐不稳妥,无法跳跃,不会跑步,连走路都艰难——慢慢笨拙匍匐前行。我们讨厌蝙蝠的容貌,不欢喜观察,不敢触摸,没有养它做宠物的欲望。若阴森山洞里偶遇蝙蝠,必定吓人一跳,由心而溢一种恐怖或联想到幽灵的存在。这是蝙蝠昼伏夜出的习性和狰狞丑陋面貌所带给我们的想象,或是因为极少数吸血蝙蝠的恶名曾使我们听了不寒而栗。

人类喜欢光明,喜欢白日时时闯入视线的尤物,不喜欢黑暗旮旯活动的龌龊之物,盗贼、老鼠、蟑螂,还有蝙蝠,即归入此类。

家门口有一只受伤的蝙蝠,瘦小,鼻孔朝天塌陷,眼珠细小暴凸,身子黑糊糊脏兮兮,堆成一团小黑布的模样,丑陋到家。它被一群蚂蚁噬咬,翅膀偶尔扑腾,却软绵无力,我没有丝毫爱怜之心或出手相救的冲动。对蝙蝠我提不起兴趣,它的丑陋和龌龊让我丧失掉仁慈,不屑一救。我曾为自己以貌取物的行为心寒,但无法控制,不喜欢是我拒绝蝙蝠的绝佳理由。某天晚上一只小蝙蝠误闯误撞从黑暗的窗外飞入卧室,在房间里打转,而后落在窗帘。它的小,不能展示一丝可爱,我认其为脏东西,当然不容它玷污房间,我随手抓起木棍拼命敲打,将它撵出房间。我为自己所做找到理由:因它不是一只美丽的小鸟可让我捧于手心温存,不是一只温顺的白鼠让我养于水车笼子玩赏,不是一只机灵的小狗可让我养于家中调教——它是一只丑陋的蝙蝠。

蝙蝠模样古怪,鸟不似鸟兽不像兽,名声不好。有则寓言:某日鸟兽大战,各有输赢,当鸟类赢时,蝙蝠投靠到鸟类一边,说,我天生是鸟类。看,我不是有翅膀吗?鸟类相信了。后来兽类胜利,蝙蝠又跑去兽类那边,说,我天生是兽类。看,我的长相不是老鼠吗?兽类一看,真的像。最后,鸟兽议和,终于真相大白,是蝙蝠太狡猾,欺骗了它们,它既不是鸟亦不是兽,从此不论鸟类还是兽类都排斥它。所以,蝙蝠白天不敢出来,只等夜幕降临人家看不见它时才出来活动。蝙蝠,在我们本地俗称“老鼠皮翼”, 若用于人身,即比喻做事摇摆不定,在社会交际中不得巧的人物。想想老鼠有什么好名声?

蝙蝠在国外亦被渲染成吸血魔鬼或邪恶的象征。记得小时候看一部外国影片,片名已经淡忘,电影情节大致描述一个坏人常在夜间装扮成蝙蝠模样,手戴一副蝙蝠爪子手套,潜入民居,用爪子杀人,非常恐怖。

窗外蝙蝠多起来后,明显飞蛾变少,米蝇变少,若蚊子能被我拒之窗外,则蚊子必是蝙蝠的美餐。

古人有云:“人不可貌相。”我开始悔悟,不应太诋毁蝙蝠,形象上我对蝙蝠百般唾弃,话说回来,抛开它长相,蝙蝠心眼不坏。从它觅食特性和范围看,有益于人类。国外开始赋予蝙蝠人性化,将它塑造美化成强大、机智、勇敢的化身——正义的蝙蝠侠,是人类的朋友。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头,蝙蝠从来代表好的一面,好的彩头,好听吉祥的名字。蝙蝠,跟幸福的“福”,福气的“福”,富裕的“富”同音,是福的“代言人”和吉祥物。中国人喜欢带福的字眼,生活讲究福气,家庭渴望美满幸福,百姓梦想富裕。

传说中蝙蝠若活到一千年,会变成白色,头朝下悬挂于树干上,若吃了这种蝙蝠的肉可以长寿延年,总之人们相信洪福能够齐天。所以,福禄寿禧中,蝙蝠排名第一。传统吉祥图案中,蝙蝠占据重要地位,无论年画、陶瓷、服饰、绣品、家具、雕版、建筑、日常用具等上面都或多或少可见蝙蝠被艺术抽象化了的身影。

现实生活中,我们蔑视蝙蝠,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成了美丽的化身,成为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精神寄托。

上一篇:我的那些花儿
下一篇:走近乔安山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联系电话:QQ2327266922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琴趣乐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