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书屋绽放我们的喜悦

联系我们
地  址:琴趣书屋
电  话:QQ2327266922
邮  箱:2327266922@qq.com

篱笆,篱笆

发表时间:2025/04/29 10:33:43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1205  作者:石志藏  浏览次数:2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江南多篱笆。

普通人家的小院周边或自家的地里,常种上木槿、小竹、冬青或月月红之类,再立上小木桩用竹条夹一下,篱笆就建成了。当然,还有用茅草、竹枝、杉枝、松枝等围起来的篱笆,但我最喜欢前面的活篱笆。当时的农家小院,多为泥地,最多在屋檐下或人行处,铺上窄窄的红石板。有篱笆的岁月,是一段难忘的日子。

从前,我家的小院前有一块自留地,因此免了篱笆。自留地周边种有树,有香樟、苦楝、香柳、沙朴,后来周边种上了竹子,如乌竹、金竹、淡竹、哺鸡竹,杂竹丛生。从小我记得父亲极爱修篱笆,自留地里能修则修,一则防牛羊偷吃作物;二则对作物有挡风保暖之功能;三则是心理因素,仿佛做了篱笆,里面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心里踏实。由此我揣摩父亲的心态,篱笆就是他心里的“长城”。

我印象最深的篱笆是阿金姑婆家的。因为小时候物资贫乏,阿金姑婆家的“活篱笆”又跟吃的有关,所以我至今难忘。叫阿金姑婆,倒不是与我家有亲戚关系,因村子里人叫的,大人小孩都这么称呼,已然成为一种符号。否则,父母亲这么叫,我们小辈也这么叫,岂不辈分乱套。阿金姑婆因丈夫去世早,从我记事起就寡居,人长得胖胖黑黑的,脸上凹凹一片,是麻子,眼睛也大,平时少笑且言语不多,常戴着副老花眼镜,在自家的木窗下做着纳鞋底、缝补衣服等针线活,所以看人“下掏眼”,眼睛一瞪是很吓人的。她家住在我家南边的一个墩上,地势因此有些高。阿金姑婆家的北边,也就是与我家相近的地方,有她家的一块自留地,种些瓜果蔬菜,最吸引我的却是她家的活篱笆,因为篱笆上种着多年繁育下来的矮李(野生小樱桃)。虽年份长了,品种退化,但每年初夏时节,仍能结出红红的小果实,甜中带酸,酸中带甜,还有涩涩的味道,想起这些我的口中至今仍会生出酸味。

阿金姑婆管矮李是管得很紧的,白天边做针线活,边时不时用眼瞟一下,她耳朵又很灵光,一有响动,立马出门,知道我们这帮“馋鬼”会来偷吃。有一年,矮李又红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商量着晚上去偷吃。半夜的时候,约好的三个小伙伴偷偷出门,蹑手蹑脚地来到篱笆前,三个人同时下手,从树上抓来一把就往嘴里塞。“哇”一声,有个小伙伴吃到了青的,忍不住吐了出来,响声惊动了阿金姑婆家的狗,狗狂吠着窜出来,我们只得撒腿就逃,我路熟,溜之大吉,还有一个小伙伴,慌不择路,一头掉进土墩边的水潭里,这是一个浅水潭,平时大人用来洗刷农具,小伙伴爬上水潭时,已变成了一个泥人,回家肯定挨大人一顿打骂。

我们不甘心失败,瞅着机会。没几日阿金姑婆去她一个亲戚家喝喜酒去了,那条狗优哉游哉地跟在她后边也去开荤。那天下午,我们三个小伙伴像三只猴子,呼地窜到篱笆前,瞬间,篱笆上的矮李不是进了我们的肚子,就是塞进口袋里,看看差不多了,赶紧脚底抹油溜了。还回过头来看,一树的红矮李只剩下青的了。我们不敢回家,三个人在溪边继续享受“胜利果实”,可惜袋里的那些矮李早已“血肉模糊”了。由于一下子吃得太多,我们三人肠胃开始“抗议”,一会儿,都“哇哇”地吐出了青水……

还有人家用木槿树做篱笆。仲春时,新叶满枝,夏秋时节,木槿花开,红绿相间,十分好看。江南人还用木槿树叶调出汁来洗头,现在来看,这种没有一点化学成分的原始洗头方法,是最原生态也是最环保的。据说每年“七七”,用木槿叶洗头,能使头发乌黑发亮,效果最好。

有篱笆的岁月,确是一段难忘的日子。

那时,尽管有篱笆,家家户户的门上却很少上锁,要借用锄头什么的农具,若人不在,只要用后放回原处便可。桌上放着主人出门时的凉开水,渴了,推门进去,就一口喝,但出门时要把门带上。半道上要是碰到主人,说一声,主人会很开心,因为这是看得起人家。出生江南的诗人艾青在《献给乡村的诗》一文中也说:“外面围着石砌的围墙或竹编的篱笆,墙上和篱笆上爬满了茑萝和纺车花……”

我以为,他写的不是活篱笆,而是篱笆的活。

下一篇:寻找父亲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联系电话:QQ2327266922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琴趣乐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