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草垛
初冬季节,当村民们收割完晚稻,稻田里便留下一个个稻草人了。为了搞冬种,这些稻草人很快被晒干,接着挑回到村子东头的空旷地上,叠起了一个个稻草垛。
叠草垛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叠起来也并非易事。
那些经冬阳晒干了的稻草人,松松散散的,人们用篾条捆成一扎扎,这些干稻草从稻田挑回来以后,又要将其一扎扎打开还原成一个个稻草人,然后才开始叠草垛。叠草垛至少得要两个人配合,一人站在草垛上,另一个人站在草垛下。站在草垛下面的人,把一个个稻草人用力往上抛,站在草垛上面的人连忙一个个接着叠开。乡村草垛的形状呈圆形,当草垛叠至二三米高以后,站在草垛之上,就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为了避免草垛的摇摆,人们就找来一根很长很长的木杆,由上而下插进草垛的正中,以固定草垛的重心。随着草垛的越叠越高,站在草垛之上的人看见草垛已叠得差不多了,便把草垛顶面的范围缩小,并且每叠一层稻草人便在周边铺上一层薄薄的稻草用于日后遮雨,反反复复地叠铺了多次,草垛的顶部逐渐收缩成圆锥形,这时草垛便叠好了。草垛叠好后,站在草垛顶端的人又怎能下得来呢?于是,站在下面的人连忙找来一把长长的竹梯,顺着草垛立放着,让站在草垛上的人踩着竹梯稳稳当当地下来!
乡村草垛是乡下村民一年的柴火及为耕牛准备过冬的饲料。记得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乡村村民每日三餐都是用柴禾煮饭。因此,农家负责煮饭的农妇,每天早起,就来到村子东头的草垛,拔上一大捆干稻草背回家去煮饭。冬季草源紧缺,为了解决耕牛平时的草料欠缺问题,村民们为图方便,常常就来到草垛旁,拔一小捆干稻草回去喂牛。
冬天草垛会散发出一种暖气,站在草垛背风的一面,就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小时候,家里比较贫穷,像我们这些乡村孩子,家里极少给我们添衣服,冬天一般穿得很少,为了避寒,白天我们也常到草垛旁玩耍,享受草垛散发出的那股暖气。许多时候,我们也很好奇地钻入草垛之中,在那密不透风的草垛里,懒洋洋地睡上一个午觉,真够舒服!冬天风高物燥,草垛也最容易失火。有一年冬天,村子里有一个小孩在草垛旁玩火,不慎引发了一场火灾,把村子东头那20多个草垛化成了一堆堆草灰!
冬日里,从远处极目村口,那一排排的草垛,倒像大草原之上的那一个个圆形的毡房。尤其是在冬夜,那一排排井然有序的草垛,在月光下宛若一个个巨人,排成一队方阵,牢牢地把守着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