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书屋绽放我们的喜悦

联系我们
地  址:琴趣书屋
电  话:QQ2327266922
邮  箱:2327266922@qq.com

麦客

发表时间:2025/06/28 09:50:53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1210  作者:侯江林  浏览次数: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麦客的故事,大都是听来的,但我从未怀疑过故事的真实性。

麦黄时节,他们成群结队,其中有兄弟同行,还有父子同行甚至夫妻相随,来到产麦区,寻人雇佣,替人割麦,用汗水换取收入,以补家庭短缺或寻找生路。麦客们一般带一个干粮袋,拿一把镰刀上路,还有不能少的被褥。一般露宿在村镇一些屋檐下,甚至露天,如同难民一样,在那里等待雇主。有些雇主挑三拣四,麦客就如市场上的商品,地位低下尚且不说,甚至还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穷困造就了麦客的悲惨。

我的父亲壮年时就是一个麦客,曾经走过陕西、宁夏和内蒙古等多个地方,在我年幼时他就给我讲了很多关于麦客的故事。

在父亲眼里,麦客是一个挣钱的行当,他并不觉得地位低下。靠劳动赚钱,不偷不抢,也没有让人看不起,凡是能够挣到钱,多辛苦点也无所谓,也许他心里甚至一直感谢那些残酷的雇主。但是,我这个听故事的人,却为之感到辛酸。

每年的五六月份,家乡的麦子还没有成熟,但陕西等地的麦子已经成熟了,所以乡亲们就结伴成群地去陕西赶场子(当地人的说法)。他们每个人都拿几件衣服,背一个镰刀就背井离乡,至于路上的艰辛,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据父亲跟我讲,他们一般都是坐便车到陕西的。因为没有钱,他们一般不坐客车,而是沿着铁路走,看到有运煤的火车过来就搭上。当然,因此而不幸被火车碾死的也不在少数。在煤车上,有时候被发现就会被罚款,但他们的衣兜里往往比脸还干净,铁路警察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只好让他们装卸煤炭,最后在他们的乞求下放人。当然,这是比较倒霉的人,一般情况下都会顺利地抵达陕西的产粮区。要是运气好点,就会马上被雇主带走;如果运气不好,他们只能天天睡大街。由于路途上的折腾,疲惫不堪的人早就睡着了,陕西的小偷就开始出动了。他们一个个搜身,很多人劳累过度,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搜身。而且小偷都是结伙行动,旁边其他的麦客即便看到了也不敢吱声,否则就性命难保了。所以很多麦客都提前把镰刀磨得很锋利,要是遇到小偷,亮出镰刀多少还可以防身。父亲曾告诉我,他亲眼看到一个麦客因为见义勇为,被小偷一刀捅死了。当时我年幼,听了那个血腥的故事,吓得半夜都不敢出门。

当麦客,吃苦耐劳那是理所当然的事。白天割麦子尚且还可以理解,因为麦客主要是靠割麦子挣钱的。但是雇主为了节省钱,往往想尽一切办法对付麦客,割麦子选择在正中午最热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麦秆比较干燥,麦客自然割得比较快,往往按小时计费。但后来很多麦客不愿意,所以一般按照亩计算。可是有时候也会遇上刮风下雨,雇主就一个劲儿地涨价,让麦客尽快收割麦子;如果天气比较好,价格则往往比较低。但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麦客割完麦子,即便是雇主家第二天还有麦子要收割,依旧不会留麦客在他家过夜,即便是麦客想睡在他们家院子里都不可以。即便有些麦客会小偷小摸,但也不至于一票否决所有的麦客,至少睡在院子里比睡在大街上要安全些,何况有时候夜晚下雨,麦客们自然就要东躲西藏,其辛酸可想而知。有些体质弱的人可能就在陕西送了命,成为异地孤魂。

我认为麦客是一种文化,带去的不仅仅是劳动,还有文化风俗,也是穷困地区人们生活境况的一个真实写照。

上一篇:炊烟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联系电话:QQ2327266922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琴趣乐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