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书屋绽放我们的喜悦

联系我们
地  址:琴趣书屋
电  话:QQ3441324030
邮  箱:3441324030@qq.com

高山上最动听的腰鼓声

发表时间:2025/03/25 23:04:34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  作者:王利  浏览次数: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到下坪小学已是太阳西悬的下午,这里是尧山海拔最高的一所寄宿小学。

“咚哒、咚哒、咚哒咚……”欢快清脆的腰鼓声传入耳鼓。一群孩子正在打腰鼓。他们身挎腰鼓,轻握鼓棒,扬槌击鼓,时而腾空飞跃、时而扭腰展臂,振威风,添自信。我把相机对准了他们。孩子们见状,打得更起劲。

拉近镜头,我惊讶地发现,孩子们身上的“腰鼓”竟是废弃的奶粉、香烟、酒的包装盒和油壶,树枝当鼓槌。趁着学生们休息,和这些师生聊了起来。孩子们像群小鸟叽叽喳喳说着理由:“我们怕把腰鼓打坏!”“我们要把最美的展示在众人注目的六一赛场上!”

学校只有13位老师,他们既是文化课老师,又是孩子们的生活老师。指导老师彭小娟,已是两岁多孩子的母亲,兼六年级数学课,这次她勇挑重担,当了孩子们的指导老师。

中心校要举行庆六一腰鼓比赛,孩子们听说学校组建腰鼓队,都积极报名参加。有几个孩子不喜欢与人沟通、交流,不愿意参加,小娟老师不想让每一位孩子落下,用母亲般的关怀说服他们加入了腰鼓队。

指导学生打腰鼓不是件易事,尤其是指导八九岁的小学生就更不容易了,拿腰鼓锤、左右手分工等一系列基本动作需要一个个手把手教。小娟老师喉咙哑了,仍然面带微笑指导孩子们。当她看到了孩子们那一张张渴望、兴奋、认真的脸,累也不喊累时,她把“累”字放在了心里。她把这次腰鼓表演当成一次契机,希望她的学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孩子们变了,变得更加自信。小娟老师说,这些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孤独和寂寞使部分孩子变得自卑、怪癖。在训练过程中,队员们像变了个人似的。五年级学生窦玉娇,带着学前班的妹妹在同一个学校上学,既要照顾妹妹又要学习,使她过早的失去童趣。四年级学生方梦雨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跟着年迈的奶奶,还要给奶奶做饭。缺少父母之爱,生活负担,使她变得沉默寡言。而她们在练习腰鼓中从未说过苦和累,打腰鼓使她们重新找回了快乐。

我想起五年前第一次到下坪小学老校园的情景。

陡峭的石壁,狭窄崎岖的山路,离学校还有三里多地,车不能前行,我们只好徒步来到学校。二十间危房,是下坪小学所辖方圆二十多里山村孩子求知的场所。孩子们太小,无处食宿,几个老师如父母般地关爱,终因山高路远,挡不住孩子辍学的脚步,六个年级六个班每班只有十几个孩子上学,学校迁址成了老师和孩子们的期盼。

教育部门决定把此小学迁址的消息如一缕春光,明媚着山区师生的心。可在耕地少的深山区找一块开阔地谈何容易。村民会上,中心校校长王林科动情地给村民们讲教育惠民政策,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意义,这次迁移的好处。再苦不能不苦孩子,淳朴的村民欣然把那片依山傍水、全村最大的稻田地让给了学校。

夕阳西下,一张张写满自信快乐的脸在晚霞映衬下灿若云朵。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答应孩子们去看他们比赛。可我终是没能前行。但孩子们激越的腰鼓声时时在我耳边回响,这是我心中最动听的腰鼓声,相信在孩子们心中亦如是。

下一篇:夜钓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联系电话:QQ3441324030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琴趣乐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