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魂
月初的某天,一行几人已游约到了位于赣北的庐山——缥缈翠丽的庐山,这是我第二次来探庐山的真面目了。
18年前,我携妻从汉口乘船沿长江一路蜜月旅行时,曾经饱览过庐山。
庐山之美定格在不经意间发现的惊喜和层次感中,定格在感觉和情绪的交融中,定格在不断寻觅,似是而非的朦胧中。十月的庐山是淡季,我们因此租住了比现在价格便宜了很多的旅店。头一晚我们奢侈了一把,花了80元居然住进了过去蒋夫人曾住过的别墅里(记不清美庐几号了),旺季据说一晚要800元,在当时这可是天价了!苍翠的森林中一幢幢沧桑感十足的别墅美轮美奂地屹立在我们面前,这让我们抓狂,妻一下感觉到浪漫了。
年轻的我们在错落的建筑群中进进出出,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些建筑物的轮廓,这些西式的建筑形态各异,石壁尖顶,历史感现代感都很强。在上世纪90年代初,见惯了红墙绿瓦的我们一下见到这些,感觉像到了国外,那些建筑群掩映在绿草和森林间,在余霞的雾霭中隐约着童话般的身影。入住后,才知必须自食其力,要自己去捡柴生火做饭。这里租住了许多和我们一样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夫妻,大家伙儿都乐呵呵地到密林深处去捡掉落的树枝回来,七嘴八舌地围在壁炉旁烤起了买来的野味,起哄打趣,不一会便都相熟了。旺旺的炉火映红了每个兴奋中的年轻人的脸,那一夜和妻相拥而坐,聊着旅途中的趣事,直到很晚。至今忆起这一幕,都觉得是自己年轻时最浪漫温情的一晚。尽管后来的岁月中经历过很多更美更有特色的风景。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就把这里当成家了,已经忘了是来旅游的目的。为了节省开支,我们住到了一晚只有25元的竹楼里。令人惊喜的是想不到的洁净干燥和舒适,这也坚定了多留几日的决心。尽管每天就是煮鸡蛋、米粥和菠菜炒米粉,却格外地珍惜这份难得的际遇,开心和温馨萦绕着我们。庐山特有的雾霭,每到下午近黄昏的时候就降到了中心街区,感觉我们就像生活在云里,穿梭在天际和快乐之中,都记不清去过了哪些景点,只觉得每天游步在碎林和石草中,看云飞雾走,雨过霞留。
山的灵是人赋予的,尽管生活是一个矛盾体,并不永远是浪漫和温情的。庐山的记忆却成了自己感情和生活生命本原的支点,每每和妻发生争执生气时,脑海里想到这里就心疼起来,也就归于平静。点滴中成了无法忘却的魂魄,自己也搞不清最初的缘由了。
思绪在山路间游走,雨后的山脊更是苍翠欲滴,不觉间车已到了庐山的腹地。哇!好漂亮的云,我们在天里了,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啊!